“某先生和某女士于某月某日成为正式夫妻,敬告亲友,留念。”
“两姓结婚,一份缔约,永远结婚,匹配同名。”
结婚通知,附婚书、结婚照。最近,结婚登报服务火了。
2023年8月10日,《中国青年报》04版发布《七夕婚礼通知发布指南》,宣布为广大新人推出婚礼通知服务:内容如下:《中国青年报》宣布,自2023年1月1日起,已领取结婚证的新人可在今年七夕发布《婚礼通知》,每张价格1314元,规格3x5厘米。
此前,《深圳晚报》也宣布,深圳人可以结婚登报。7月6日,《深圳晚报》推出了“婚姻通知”公告服务。在推出不到一天的时间里,32名粉丝下了订单,有些人甚至提前预订了明年的报纸布局。截至发稿时,已有800多人咨询。
甚至,电子商务平台也开设了一项业务,让用户选择自己的报纸,独立发布报纸。“最便宜的一百块就能登报”。早在2015年,媒体宣传的“纸媒消亡论”似乎就开始在“结婚登报”仪式下摇摇欲坠。许多传统纸媒找到了流量密码,开始宣传结婚登报服务,并附上了登报流程。甚至,纸媒也开设了“真情告白”专栏,打算结婚的夫妻都可以在这里发表喜事。
因此,纸媒能否被这项业务挽救?结婚报纸背后的传播学知识点是什么?
从媒体形式来看,结婚报纸强调纸质媒体,再次凸显纸质媒体的优势。
此前,书籍和报刊是纸质媒体形式存在的两大组成部分。书籍是人类社会第一种大众媒介,报纸是现代社会第一种最受欢迎的大众媒介。民国时期,有“结婚登报”的传统,登报是一种古老的表达,也是一种凝重跨越空间的传递好消息的方式。
当书籍以其深刻而庄严的思想文化延续时间时,报纸在那个时代,以其快速的信息传播“征服”和“生产”空间”,这是因为报纸不仅是书籍技术形式的延伸,作为大众媒体传播新闻信息,而且具有“空间完全覆盖、时间触摸”的特点。
纸路传播是跨越时间的纵向传播。这体现在文字符号本身和用于书写文字符号的材料上。在古代社会,以宗教哲学为内容的经书记载了国家历史,都以纸质媒体为载体。这是因为人类是地球上唯一能够使用文字符号系统和借助体外媒体技术保存思想信息的物种。人类文明的开端是造字术及其成果的文字符号。印刷的出现将口头传播转化为书面纸质传播,让今天的人们从古代的文字符号中看到自己的追求和感受。
可想而知,纸媒的特点让年轻人选择纸媒,而不是微博、朋友圈、社交媒体平台等。因为报纸承载着人们对意味深长的向往,对经典复制的追求,对更古不变的期待。而这种期待,与许多人对婚姻的期待不谋而合。
十年来,纸媒已死,纸媒消亡论的调整层出不穷。而这一次的“结婚登报”,再次让纸媒抓住了流量密码,将用户与报纸的关系联系起来。那么,仅仅靠结婚登报就能挽救纸媒的危机吗?作者认为还不够。
从媒体管理和管理的角度来看,“婚姻报纸”业务更像是收入的扩张,而不是数字转型的实践。只能说,传统的线下纸质媒体在互联网流量的帮助下扩大了微薄的收入。要想真正活下去,恐怕很难养活一家报社。
《纽约时报》可以借鉴真正的转型。一方面,《纽约时报》借助网上付费获利。《纽约时报》拥有430万全球读者,其中330万付费用户,甚至设定了“2025年订阅用户超过1000万”的目标。2018年《纽约时报》在线付费订阅收入增长18%,达到4亿美元,数字广告收入增长8.6%,达到2.59亿美元。
另一方面,纸媒可以继续精英报纸。当报纸逃离并放弃纸质报纸时,《纽约时报》反其道而行之。《纽约时报》的广告主管 Sebastian Tomich认为,“如果你想接触到某一领域的精英群体或超级目标受众,纸质报纸无疑是一种非常可靠的媒体产品。” Sebastian Tomich 据说《纽约时报》的纸质版订户每年都以极慢的个位数减少,许多读者直到去世才保持订阅纸质版的习惯。首席执行官Mark Thompson还指出,《纽约时报》的印刷业务比他们预期的要好。
此外,《纽约时报》还制作了《纽约时报》杂志的音频版。名为“Audiozine”。这本音频杂志的目的是让读者“更好地体验这本杂志,就像你参观博物馆一样,戴上耳机,在导游的陪同下倾听和感受这本杂志
除此之外,为什么大家都喜欢结婚登报?这可能与传播的仪式观和互动仪式链有关。
詹姆斯·凯瑞在发表文章《传播文化研究取向》时首次提出了传播的“仪式观”,用于区分传统传播研究中占主导地位的传播“传播观”。它以“仪式”为传播隐喻,将传播视为文化,认为传播是维护社会存在的纽带,指出传播不仅是表面上的信息传递,也是维护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的所有仪式活动。可以看出,很多人在报纸发布后,拍照并发送给朋友圈,作为官方宣布的主要照片的一部分。婚礼仪式,除了范文冗杂的宴会、彩礼、闹亲等,如今登报这一“古老浪漫”也是仪式之一。当然,这个仪式不仅是婚礼的礼仪,也是传播和维持社会关系的仪式活动。
令人欣慰的是,在这样的仪式和互动链中,人们总能获得积极的情感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