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证样本(家事审判白皮书:继承、离婚纠纷仍是主要类型,女性易受家暴)
继承、离婚纠纷仍是家事审判的主要案件类型。11月10日,北京东城法院发布《家事纠纷审判白皮书》,介绍近年来家事案件审判概况及相关机制举措,并就常见问题进行法律提示。
通报显示,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东城法院共受理家事案件6846件,审结6558件。家事案件收案整体呈上升态势,但调解率逐年提高,法院更加注重矛盾实质化解。从受理的案件来看,继承纠纷和离婚纠纷仍是主要类型,并呈现以下特点:身份关系居于原点,一事牵发数起案件;老人儿童仍处弱势,女性易受家庭暴力;财产类型丰富多样,厘清家财归属不易;共享机制有待完善,信息甄别难度较高。
典型案例显示,在一起离婚案件中,女方因男方婚内存在出轨、家暴行为,在起诉离婚时主张男方支付精神损失费十万元,法院认为女方作为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予以支持。在一起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的案件中,因家庭纠纷被申请人多次通过微信聊天及发微信朋友圈等方式侮辱、威胁申请人及其近亲属,法院查明后认为,被申请人的行为使得申请人及其近亲属面临遭受家庭暴力的现实风险,依法作出人身保护令。
东城法院民事审判二庭副庭长王晓峰介绍,2020年至2023年6月,东城法院共受理32起申请人身保护令案件,申请人为女性的共30件,男性仅有2件,女性提起的比例明显高于男性。离婚案件中,女方多为主张遭受家庭暴力的一方。但由于家暴发生时间久远,且女方往往念及孩子选择隐忍原谅,导致诉讼时难以举证,无法保障自身权利。
王晓峰表示,近三年来,东城法院在家事案件收案数量整体上升的情况下,调撤率依然高于其他类型案件,一审服判息诉率近90%,离婚案件中调解和好一千余件,充分发挥司法审判对家庭的“诊断、修复、治疗” 作用。
澎湃新闻注意到,为了构建家事纠纷多元共治格局,东城法院与东城区妇联、东城区民政局签署《信息共享机制合作备忘录》,解决婚姻登记、家庭信息查询不便等问题。依托东城法院“和立方”诉源治理机制,每年以速裁方式解决家事纠纷近千件。司法力量主动下沉,加大对各街道、相关政府部门、基层自治组织、各类调解组织的法律支持和指导调解力度,让更多家事纠纷一站式、低成本化解在萌芽状态。
在家事案件办理中,法官秉持“矛盾化解与情感修复并重”的审判理念,注重将传统家庭美德融入司法裁判,德法并举促进幸福家庭建设。王晓峰表示,具体案件办理中,法官注重从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入手,灵活运用情理法推进矛盾调解,尽可能地维护原有家庭和婚姻关系的稳定。为加强对老人、妇女、儿童等群体合法权益的保护,在相关纠纷中实行“快介入、速送达、强调解、转庭审、勤回访”审理五步法,在社区设立“小棉袄爱老普法驿站”,积极能动司法,传递司法人文关怀。
针对家事纠纷中较为常见的一些问题,王晓峰还给出了相关提示:夫妻协议离婚并分割财产时,需尽量明确财产范围并尽快履行,防止事后引发争议;父母为子女大额出资或将房产赠与子女时,应为晚年生活留有余地;亲属之间订立涉遗产处理、分家析产、遗赠扶养等协议时,需规范协议形式,注重留存证据等。